夏秋季,氣溫升高,很多養殖戶的母豬出現產前產后食欲降低,便秘問題。采食量下降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而發病率大增,出現不發情等繁殖障礙;與此同時,還可引起仔豬母乳酮中毒而發生黃白痢,給養豬場帶來了無盡的煩惱和巨大的經濟損失。
一、夏秋季產前產后不食的原因
1.缺乏運動,主要出現在限位欄飼養,運動不足和生理現象導致胃腸道蠕動過慢造成便秘。
2.飼喂方法不合理,配方不合理,粗纖維過少等,造成食糜在胃腸道滯留時間過長,腸道蠕動過慢,水分以及糞便內的有害物質被腸道大量吸收,造成便秘。
3.飲水不足(水溫過高,有氣味,或者水源的質量問題,如過咸,澀,苦等,從而使豬不喜飲有問題的水源,導致飲水不足),水壓過大或過小,或者水頭堵塞等因素,也會導致飲水不足。
4.母豬在妊娠后期胎兒壓迫直腸,直腸壓迫子宮角,造成子宮角充血,麻痹,從而產生炎癥,以及收縮能力不足,造成產程過長等,引起便秘。
5.產前限料,造成母豬在分娩過程中所需能量不足,產程過長,子宮收縮無力,充血,發炎等造成母豬產后疼痛,血流不足等諸多問題,引起食欲不振,恢復困難。
6.長期大量濫用抗生素或者使用時間過長,造成實質器官損害以及腸道有益菌失衡等。
7.氣溫過高,濕度過大等原因,造成母豬食欲不振,糞便干結,食欲不振,另外還有產前心理應激,以及其他的如雷電,噪音等方面的應激因素等。
8. 內毒素以及外毒素的干擾,造成母豬產前產后便秘,如飼料和原料內的重金屬,霉菌毒素以及抗營養因子,細 菌或者病毒產生的代謝產物,后期胎兒發育所產生的代謝產物蓄積等等。
9 .母豬產程過長,未能及時補液補能量,導致內分泌紊亂、胃腸功能失調,食欲低下、恢復緩慢。
二、解決措施
1.母豬懷孕85天前一定要限食(根據母豬本身體況而定),多喂青綠飼料,經常運動,防止母豬過肥。母豬過肥會導致產后不食。
2.母豬產前5-7天要逐漸適當減食、產后逐漸增食。一是保持母豬哺乳期有旺盛的食欲,二是讓奶水分娩速度不宜過快,防治母豬乳房炎的發生。
3. 提高飼料原料的檔次,做到易消化以及適口性強,營養均衡,能充分滿足母豬的產后恢復需要以及子宮復原需要和產后產奶需要。同時飼料中添加美益事1-2kg每噸料,調解腸道,預防便秘、縮短產程、增加優質奶水。
4.哺乳期間要喂適口性好的飼料,采用濕拌料,增加飼喂次數,拉長每次飼喂的時間間隔,選擇在母豬感覺舒適的時段飼喂;
5.選擇合適的降溫措施。可采用滴水降溫作為輔助降溫措施。
6.特別關注飼養場的“水壓、水質和水溫”,只有適宜的水壓、水質和水溫才能保證生豬的健康生長。水壓和水溫的不當,易引起豬只的飲水量不足,從而影響母豬的泌乳量,嚴重的缺水甚至可導致豬群疾病的發生。水質差易引起豬只感染疾病。
7.做好母豬防病至關重要。酷熱夏季產道感染病多發,應提前預防,在搞好環境衛生前提下,圍產期飼料添加新優樂欣1000克+盤尼克1000克+芪貞增免顆粒1000克每噸,母豬分娩后,立即用葡萄糖酸鈣150毫升、青霉素400萬單位、鏈霉素100萬單位和葡萄糖鹽水500毫升,靜脈注射;同時給豬飲用溫熱紅糖水。這有利于增進食欲、產后恢復及凈化子宮,對預防母豬子宮炎、產后熱等有較好效果。
8.防止霉菌毒素的感染。輕微霉變或亞臨床霉變時,使用霉立妥1kg每噸料,防霉、解毒,提升豬只抗病力。中度、嚴重的霉變飼料建議不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