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過立秋,但全國大部分地區還是高溫酷暑天氣,很多豬場出現豬群熱應激,導致食欲不振、采食下降等情況。目前階段,抗暑降溫依舊是豬場核心工作,除了做好抗熱應激工作之外,豬場還應該謹防疫病豬丹毒,不少豬場出現重胎母豬、育肥豬感染丹毒,再加上熱應激影響,導致死亡的現象,特別是在一些高溫高濕、天氣突變的地區,尤為嚴重。
豬丹毒是由豬丹毒桿菌引起的一種熱性傳染病,其主要特征為高熱、急性敗血癥、皮膚疹塊(亞急性)、慢性疣狀心內膜炎及皮膚壞死與多發性非化膿性關節炎(慢性)。目前集約化養豬場比較少見,但仍未完全控制。
急性型:
以突然爆發、急性經過和高死亡為特征。一般出現在生長良好的保育豬、育肥豬身上,死亡前高燒、身上有淡紫色斑塊,發病急,且很難與其他一些疾病相區分。
亞急性型:
較為常見,頭一兩天在身體不同部位,尤其胸側、背部、頸部至全身出現界限明顯,圓形、四邊形,有熱感的疹塊,俗稱"打火印",指壓退色。疹塊突出皮膚2-3毫米,大小約一至數厘米,從幾個到幾十個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病豬口渴、便秘、嘔吐、體溫高。疹塊發生后,體溫開始下降,病勢減輕,經數日以至旬余,病豬自行康復。也有不少病豬在發病過程中,癥狀惡化而轉變為敗血型而死。
慢性型:
由急性型或亞急性型轉變而來,也有原發性,常見的有慢性關節炎、慢性心內膜炎和皮膚壞死等幾種。
豬丹毒的防治措施:
一、治療豬丹毒最重要是需要發現及時,在發病后24小時-36小時內治療,療效理想。
1、急性發病個體治療:及時發現,一次性給予足夠藥物劑量,可以肌注呋美諾(頭孢噻呋鈉混懸液)1ml每10kg體重,每天一次,直至體溫和食欲恢復。
2、群體治療,同群豬飲水用藥:比龍副清0.5kg+維立康1kg+比龍舒巴0.5kg每噸水飲水使用。
二、急性豬丹毒發病急、死亡快,做好提前預防很關鍵。豬丹毒預防辦法:
1、疫苗注射預防,可選用市面上好一點的“豬瘟-肺疫-丹毒三聯苗”。
2、丹毒易發時節,特別是高溫高濕條件下,可選用:比龍副清1kg+維立康2kg+比龍瘟清1kg拌料一噸,連用5-7天,既能防丹毒、又能抗熱應激。
三、加強飼養管理,保持欄舍清潔衛生和通風干燥,避免高溫高濕,采用樂消安、聚維酮碘等消毒液進行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