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個“銀豬年”,豬價比較穩定,大部分養豬朋友們都喜獲豐收。有很多的散養戶朋友也賺了很多,其中不少是養外購仔豬育肥的。養外購仔豬是一門技術活,其中涉及到很多復雜的難題,對于有經驗的老手來說是小菜一碟,但對于一些經驗缺乏的養殖朋友們來說,養外購豬那是一步一個坑,稍微不留意,顆粒無收。
外購仔豬為什么難養呢?其一,很多外購仔豬來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豬場,身上夾帶著各種各樣的病原,身體體質也是差異不一,突然混在一起飼養,肯定會出很多問題。其二,外購仔豬,免疫水平未知,大部分免疫都不合格,在豬只到達之前就已經錯過了免疫的黃金期,特別是圓環疫苗的免疫,因為疫苗價格較貴,很多小母豬場都不打,到了散養戶這里,已經30多斤,錯過了免疫的最好時期,這樣的豬崽飼養過程中就容易多發圓環病毒、副豬等疾病。所以說外購仔豬的采購很重要。
外購仔豬采購時應該怎么選擇呢?可以參照如下原則:
1、一看:看豬的體型(四肢健壯無腫大、膘情適中)、精神狀態,眼睛是否有神,對人員做出的刺激反應靈不靈敏;看豬是否吃飽,健康的仔豬在賣的的時候,豬販子一定會讓它們吃飽再去稱重,如果仔豬空腹狀態,那采食、健康狀態一定不怎么好;還要看看豬只毛色、毛質,以及體表有無異常:如眼屎淚斑、糞污等。
2、二摸:觸摸仔豬體表,感受毛質是否順滑,以及是否有發抖戰栗的情況,特別是可以觸摸身體的淺淋巴結,特別是腹股溝淋巴結,正常狀態下很難摸到,如果觸摸淋巴結腫大,一定不要購買。
3、三問:這個是最重要的,買仔豬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特別關注來源豬場的母豬免疫情況、小豬的免疫狀態;同時的話也要多去詢問飼喂過該豬場小豬的養殖戶,具體了解該豬場豬苗的情況。
外購仔豬到家后,應該做些什么工作呢?
1、首先是分圈:按體型、按體重、按強弱分圈,最好能做到公母分開。
2、看護:非常重要,陌生的豬只混在一起,會以爭斗的方式來確定排行地位,稍不留神酒會出現打斗而死傷,所以最好監護24小時。
3、給料、給水:水中加入多維抗應激,保證充足的飲水,當天喂料只喂7分飽,逐日再慢慢恢復。
4、合理的保健:豬崽剛混群時,應激較大,是發病的危險期。可以適當使用阿莫西林等藥物進行保健預防。
5、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逐步將免疫做到位。
萬事開頭難,只要將外購仔豬的前一個月工作做好,按部就班,認真細心的飼喂,相信外購仔豬也能飼養的漂漂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