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二胎綜合征,是指初產母豬在產一胎后,斷奶7天內發情率低、甚至不發情,以及失配或分娩率低,頭胎淘汰率高等系列綜合現象。
一、母豬二胎綜合征的發生原因
導致母豬二胎綜合征的原因較多,包括營養、管理、疫病等,生產上主要與后備母豬的飼養管理有關聯。
1、生殖營養供給不足
后備母豬培育期不使用專用后備種豬料,有的甚至使用肥豬料,導致維持母豬繁殖性能的生殖營養缺乏。
2、初配年齡過早,母豬自身發育不足
后備母豬發情后急于配種,忽視了母豬的初配年齡、體重及膘情,配種年齡過早。后備母豬發情時雖其性已成熟,但尚未達到體成熟標準,生殖系統也沒有完全成熟,容易形成難產等導致二胎癥的出現。
3、霉菌毒素蓄積性中毒
飼料原料質量差,母豬長期采食霉菌毒素超標的飼料,導致霉菌毒素蓄積性中毒,損傷了生殖系統和免疫系統。
4、妊娠期營養供給不足
后備母豬配種后,其自身發育遠未到達體成熟狀態,因此必須獲得充足養分,一方面滿足胎兒發育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滿足自身持續發育的需求,而妊娠期飼養管理方案不當,后備母豬本身的發育與胎兒的生長發育之間的平衡沒有把握好,導致母豬二胎癥。
4、哺乳期失重過大
初胎母豬哺乳期采食量低,胎兒吸奶能力強,供需間存在“剪刀差”,初產母豬的掉膘比經產母豬更嚴重。而母豬哺乳期營養供給方案失策,導致母豬哺乳期體重失重過多,體脂少,背膘薄,以至母豬斷奶后不能及時發情。
6、圍產期保健不當,母豬出現急性、隱性子宮內膜炎
母豬產前、產后一周是母豬應激最為強烈的階段,抵抗力下降,生殖系統極易感染病原微生物,母豬出現子宮內膜炎,從而使母豬暫時或終身失去生殖能力。
二、母豬二胎癥的綜合防控方案
1、加大后備母豬的飼養管理力度,選留合適的后備母豬作種用
⑴、要選擇好的飼料原料、飼料,不得使用發霉變質的飼料飼養母豬,并且要針對我國飼料原料糧受霉菌毒素污染的實際情況,在飼料中添加防霉、脫毒效果確鑿的最新一代防霉脫毒劑霉力妥1kg/噸。
⑵、要使用合理的營養方案飼養后備母豬。50-75公斤時使用中豬料,75公斤到配種使用專用后備種豬料,或使用哺乳母豬料,絕對不可以使用肥豬料飼養后備母豬。
⑶、從后備母豬體重50公斤開始,增加生殖營養的供給,可以使用含核心生殖營養BR,必需生殖營養素β-胡蘿卜素、VA、VE、VD、生物素、葉酸,有機鉻、鋅、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等生殖營養素的好孕萊500克/噸,母豬終生持續性添加。
⑷、后備階段嚴格按設定的免疫程序接種引起母豬繁殖障礙的疫苗如豬瘟、偽狂犬、藍耳、細小、乙腦等疫苗。
2、確定合適的初配年齡和體重
二元雜母豬的初配年齡應在8-8.5月齡、體重在130-140公斤時配種,純種母豬年齡還可適當推遲。
????3、將哺乳期失重降低到最低限度
⑴、哺乳期實行充分飼養,增加飼喂次數、提高營養濃度,在飼料中添加5%油脂,為防止生殖營養攝入不足或過分消耗,可在飼料中添加好孕萊500克/噸。
⑵、控制母豬乳仔豬頭數,一般不要超過9頭,仔豬斷奶時間以23-25天左右為宜,哺乳時間不能太長,否則失重。
4、做好圍產期保健
根據臨床用藥效果不理想,結合母豬二胎癥發生的實際情況,長沙施比龍公司對母豬產后無乳綜合征提出了科學完美的“1+1”組合防控方案。大量的數據表明,該方案對于防控母豬無乳綜合癥有十分確鑿的效果,可降低無乳綜合征發生率70%以上。
“1”:混飼。飼料中添加新優樂欣1000克+盤尼克1500克+美益事1000克/噸,圍產期連用14天,即產前7天、產后7天。
“1”:肌肉注射。每頭母豬產后肌肉注射長恩痢特15毫升,使用時間為產仔當天、24小時后再重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