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肉!全國豬肉產量缺口25%,完全恢復要到2022年?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9日 閱讀次數:720 來源:豬場動力網綜合 作者:管理員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8日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20年豬肉產量4113萬噸,下降3.3%;2020年末,生豬存欄、能繁殖母豬存欄比上年末分別增長31.0%、35.1%。
生豬、能繁母豬存欄恢復超3成,但是豬肉產量下降3.3%,這背后有何含義?對未來行情又有什么影響?來具體分析一下!
除了國家統計局,我們再看一下農業農村部的數據。
①至11月末,全國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已恢復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
②養殖場戶積極補欄擴養,10月份又有728個新建規模豬場投產,今年以來新建規模豬場投產累計已達1.3萬個,另有1.5萬個去年空欄的規模豬場開始復養。
這兩個數據和國家統計局基本一致。
但是,我們從生豬的養殖周期推導,能繁母豬的存欄量變化對應的是4個月出生仔豬,生長到50kg的小豬大約需要2個半月,再生長到80kg的中豬,大約需要一個月,到130-135kg的標豬出欄再需要2個半月,因此能翻母豬存欄量影響10-11個月以后的商品豬出欄量。
結合農業農村部給出的數據,截止到2020年11月,能翻母豬存欄環比連續增加了14個月,對應小豬的連續增加時間應該在大約為8、9個月,目前企業及養殖戶壓欄現象比較明顯,出欄周期較正常年份晚約一個月,這樣對應商品豬出欄連續環比增加應為3-4個月。
截止到2020年能翻母豬存欄恢復為90%,按平均3%速度,恢復到正常水平需要3-4個月,也就是明年3月,再加上10個月的生長周期,最快明年年底生豬產能將恢復正常情況。
但是這里有一個問題,這個推算并沒有考慮數據的水分,非瘟復發的風險以及三元母豬替代等因素,若將三元母豬產能效率以及明年去三元化的進程考慮,明年年底生豬產能的恢復為往年的90%左右,完全的產能恢復至少要到2022年的一季度末,甚至到二季度,因此2021的產需缺口仍然存在。
我們還可以分析一下屠宰數據。
屠宰產能逐漸恢復出欄體重下滑屠宰量反映的是市場生產消費情況,高價限制消費,特別是終端消費,2020年終端消費減少約30%。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全國重點企業生豬屠宰量為1.41億頭,較去年同期1.53億頭減少19.4%,較近五年同期均值1.9億頭減少27%。20年1-11月年度平均開機率為14.38%,較去年同期減少的15個百分點,較近5年均值減少20個百分點,而出欄體重卻創下近幾年的記錄,2020年1-11月生豬出欄的平均體重為125.7kg,較去年出欄平均體重增加6kg,增加幅度為5%,較近五年平均體重增加8kg,增加幅度為6.8%。
從豬肉產量的角度考慮,出欄體重的增加一定程度彌補了生豬屠宰數量的較大缺口,從過去幾年的豬肉產量來看,正常年份保持在5500萬噸左右,但是非瘟入侵后,2019年大跌至4255.31萬噸,遞減幅度超過20%,2020年在2019年的基礎上繼續下降,較近五年豬肉產量均值減少22%,22%也是明年需要填補的缺口;如果按照非瘟前5500萬噸的產量計算,這個缺口高達25%。
那對于養殖戶來說,如何找到合適的養殖節奏呢?這里可以從養豬利潤進行分析。
從2010年幾輪的養殖規律來看,一般仔豬價格從一輪的高點跌破35以下時,生豬價格下跌將加速。
農業農村部數據,截止到12月末仔豬價格為90元/公斤,結合前面分析,能繁母豬恢復正常產能需要到2021年一季度末,因市場還占有30%-40%的三元豬,因此仔豬滿足市場供應的時間將推遲到明年5月,因市場樂觀的預期,補欄情緒較強,仔豬價格仍要高于往年正常水平,預期二季度末仔豬價格滑落到60-70元/公斤,因此明年上半年養殖利潤依然比較可觀。
下半年隨著生豬產能釋放力度增強,仔豬價格將快速下滑,結合年底產能滿足市場供應,仔豬價格將恢復到40元/公斤左右,對應的生豬價格在25元/公斤左右,此時外購養殖利潤將滑落到400-500元/頭,自繁自養的養殖利潤在800元/頭左右。
外購仔豬的養殖利潤是小規模養殖場及散戶養殖補欄積極性以及出欄進度的主要參考點。隨著非瘟逐漸得到控制,市場復養信心增強,明年較高的養殖利潤刺激養殖戶及養殖企業補欄的積極性,2021年下半年可能形成超補,這部分超補的量將在2022年下半年體現。
因此,無論是從豬肉的缺口,還是養豬利潤走勢來看,本輪生豬盈利周期有望持續到2022年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