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監測,昨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08.32,比上周五上升0.14個點,“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08.58,比上周五上升0.16個點。截至昨日14:00,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2.68元/公斤,比上周五上升1.2%。與6月下旬的低點比,7月第二周的全國生豬出場價格漲幅超過15%。
7月14日,2021年第二次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競價交易1.3萬噸。此前的7月7日,國家已完成第一批中央豬肉儲備收儲交易工作,公開競價收儲凍豬肉2萬噸,最終成交1.7萬噸,流標0.3萬噸。
期貨方面,七月以來生豬期價保持振蕩趨勢,昨日收盤跌1.24%。
往年收儲情況及豬價變動
據了解,2009年豬價自1月9日連續下跌至5月初,生豬價格達到年內低點8.98元/公斤,跌幅為34.02%。當年6月5日國家啟動收儲后豬價連續12周上漲,到8月21日豬價為12.25元/公斤,漲幅為27.07%。
2010年4月開始,國家先后啟動了4次凍豬肉收儲,單次收儲在2萬—12萬,豬價持續回升,7月末監測豬價為12.84元/公斤,到11月中旬上漲至14.49元/公斤,較2010年年初漲幅達50.62%。
2012年5月17日國家啟動4萬噸收儲。第一輪收儲啟動后豬價繼續向下運行了3周時間,生豬價格達到年內低點13.66元/公斤,跌幅為22.21%,隨后價格繼續在底部振蕩整理,行情未見明顯回暖。在此情況下,8月9日,國家追加收儲6萬噸,豬價開始顯著回升,追加收儲后7周時間豬價回升至14.89元/公斤,第二輪收儲后豬價上漲5.75%,較年內低點上漲9.00%。
2013年1月中旬開始豬價連續3個月下跌,至年內低點12.07元/公斤,跌幅為31.19%。針對生豬價格持續低迷的情況,國家啟動了2013年第一批中央儲備凍豬肉補庫收儲工作,當次掛牌補庫收儲凍豬肉數量為93700噸。自第一次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開始,豬價持續上漲,到9月上旬,豬價漲至16.10元/公斤,漲幅為31.54%。
2014年年初豬價延續上一年頹勢,持續下跌至4月中旬,價格為10.45元/公斤,較年初跌30.52%。3月27日國家開展2014年第一批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競標,當次掛牌收儲凍豬肉數量為6.5萬噸。豬價未能明顯止跌,5月8日2014年第二批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的電子競價采購啟動,追加收儲8.8萬噸。第二次收儲后豬價持續走強至8月下旬,回升至15.36元/公斤,漲幅為45.59%。
2015年豬價自年初下跌至3月中旬,價格為11.60元/公斤,下跌10.63%。為平抑價格波動,3月,國家啟動凍豬肉收儲,豬價逐步企穩并上漲,至8月初漲至18.70元/公斤,漲幅為59.56%。
2017年豬價從年初一路下跌至6月初,連續下跌21周,跌至12.82元/公斤,跌幅29.33%。3月29日國家收儲凍豬肉1萬噸,但豬價仍持續下跌,6月初才止跌企穩,之后逐步回升,到9月初升至14.69元/公斤,回升11.12%。
2018年豬價從年初下跌至5月中旬,跌至10.01元/公斤,跌幅33.88%。其間,3月16日華儲網收儲掛牌競價交易1萬噸。豬價自5月下旬開始觸底反彈,至9月14日漲至14.32元/公斤,反彈幅度為34.71%。
2019年開年豬價較為穩定,為預防后期豬價大幅上漲,3月份華商儲備管理中心發布三次儲備凍豬肉收儲公告,收儲總量為110萬噸。豬價自第一次收儲開始連續上漲至11月初,豬價漲至40.98元/公斤,總漲幅為218.41%。
中州期貨分析師章佩英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總結往年收儲前后的豬價走勢可以發現,豬價上半年大多數處于下行趨勢,國家啟動收儲也多集中在3—6月,其他月份會視情況啟動補充收儲;啟動第一輪收儲后,豬價不一定能迅速止跌,在行情持續低迷時,還需要啟動第二輪或第三輪收儲,豬價才能逐步回暖,代表年份有2012年、2014年、2017年和2018年。在上述收儲行動中,2019年3月的三次收儲工作不是為了防止當期豬價過度下跌,而是為了預防遠期豬價和肉價過度上漲提前儲備凍品,收儲工作的出發點與其他年份有本質區別。
連續二次收儲對生豬期貨及現貨影響幾何?
談及今年收儲,章佩英表示,連續二次收儲對期現貨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現實和預期的差異上。6月1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生豬價格過度下跌三級預警時,生豬價格已經連續數月下跌,養殖端普遍虧損,市場盼漲情緒極強。在國家釋放“托市”信號后,養殖端恐慌情緒有效緩解,低價惜售增多,豬價止跌反彈。現貨價格普遍止跌后,期貨盤面空單集中止盈離場,期價低位反轉。但7月9日收儲前后,現貨穩中整理,期貨卻不再上行,或因收儲的消息短暫擾動后,市場再次回歸交易供需結構,即收儲支撐當前生豬市場情緒與價格,但市場對后市產能釋放壓力存憂,因此期貨盤面呈現底部有現貨支撐、上方有產能釋放壓力的振蕩行情。
格林大華期貨分析師張曉君認為,兩次收儲加起來3.3萬噸,數量不及預期,對短期市場供給影響不大。另外,從歷年收儲看,雖收儲對短期市場情緒有一定支撐,但不能改變豬周期的下行趨勢,豬價最終仍將回歸到供求關系中來。
展望后市,張曉君表示,中長期來看,豬價下行周期仍未結束,今年6月份的低點大概率是年內的低點,但不是此輪下行周期的低點。隨著產能釋放,明年價格仍將下探。進入三季度,隨著北方折損產能兌現以及四季度季節性消費啟動,豬價有望展開反彈,然而受制于產能恢復及凍品庫存影響,向上反彈空間有限。
“我們認為三季度豬價仍有走強的基礎,主要基于兩點:一是供應較二季度改善,預期不會出現集中大肥出欄;二是三季度消費會增加,供需結構改善后豬價有望迎來階段性上行趨勢,期貨盤面也有望在現貨帶動下迎來一波反彈行情。”章佩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