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末7月初開始,生豬價格進入震蕩模式,截至日前,價格震蕩期已經有2個月左右。在此期間,雖價格略有下滑,但幅度微弱,整體呈現漲跌調整狀態,最高價為7月1日的8.22元/斤,最低價為8月25日的7.09元/斤。截至8月25日,生豬LH2109合約收盤價為14650元/噸,主力合約LH2201合約的收盤價為16985元/噸。生豬LH2109合約的最后交易日是9月的倒數第4個交易日,隨著交割月的臨近,LH2109合約加速下跌,已有升水轉為貼水,LH2201日前仍處于升水狀態。
農業農村部8月17日發布,受到生豬價格下降影響,7月份生豬存欄量還在慣性增長,但是增幅連續5個月后收窄,7月份環比增幅是0.8%;能繁母豬存欄量7月份環比下降了0.5%,這個是連續21個月增長之后首次出現下降。
(一)存欄情況
1、能繁母豬及生豬存欄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6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564萬頭、相當于2017年年末的102%,生豬存欄4.39億頭、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99.4%。從上圖可以看出,當前的能繁母母豬及生豬存欄,從WIND上看仍舊處于上升趨勢中。但農業農村部8月17日發布,受到生豬價格下降影響,7月份生豬存欄量還在慣性增長,但是增幅連續5個月后收窄,7月份環比增幅是0.8%;能繁母豬存欄量7月份環比下降了0.5%,這個是連續21個月增長之后首次出現下降。
截至8月23日的生豬價格(7.21元/斤),相比較本輪豬周期的最高點20.98元/斤(2019年10月28日)下降了65.63%,價格的持續下降導致養殖利潤持續收窄。隨著利潤的不斷收窄,養殖單位主動調整生產節奏,加快淘汰低產母豬,優化豬群結構,所以現在的能繁母豬是繁殖性能較高的二元母豬,生產效率較種豬結構優化之前有大幅提升。多數地區二元能繁母豬的PSY在20-21左右,三元能繁母豬的PSY在14左右,由于PSY是一個綜合指標,在當前種豬結構優化的背景下,我們按PSY在17的水平,保守推算有7.37億頭左右的生豬/年(根據農業部最新的數據,7月份我國能繁母豬的存欄為4336萬頭);如果按PSY在18的水平,推算將有7.8億頭左右的生豬/年。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我國的豬肉需求逐年下滑,最高為2014年的7.495億頭,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別為7.242億頭、7.007億頭、7.020億頭、6.938億頭、5.442億頭,排除2019年受非洲豬瘟的影響,預計正常的我國豬肉需求大概在6.9億頭生豬/年。因此,在能繁母豬數量趨穩及生產效率提升的背景下,我們預計今年四季度到明年1季度我們的生豬存欄或繼續增長,依然處于產能釋放期。
2、樣本調查能繁母豬淘汰量
從上圖可以看出,樣本調查企業能繁母豬淘汰量連續3個月加速淘汰,同時也給生豬市場帶來了大量廉價供應,拖累豬價。
(二)價格情況
1、母豬價格
50公斤二元母豬的出欄價持續下滑,截至8月20日,50公斤二元母豬的出欄價為1721.49元/頭,已經跌回到了非洲豬瘟之前的價格。從價格上可以看出,目前母豬的供應已經進入寬松環境,也從側面驗證了,種豬進入了以質換量的優化階段。
隨著豬價的持續縮水,仔豬的價格開啟了由“貴族”轉向“平民”的過程,截至8月24日,7公斤三元仔豬的市場價為292.05元/頭,已處于近6年來的新低,當前國內多地已出現仔豬市場有價無市的局面。一方面由于在豬周期下滑通道的背景下,集團豬場在寶正自身補欄順暢的前提下,加大了仔豬外售量,以填補生豬價格持續下滑帶來的收益縮水。另一方面,部分“公司+農戶”的養殖企業縮減了代養戶比例,造成空余欄舍較為缺乏,從而被動外售仔豬,加之當前行情持續萎靡,多數養殖企業對明年行情看空,所以加快仔豬出售不僅可以規避風險,還可以快速的回籠資金。在當今供應寬松的局面下,我們預計仔豬市場近期或將繼續下滑。
(三)屠宰情況
1、屠企開工率
截至8月23日,全國重點屠宰企業平均開工率為25.24%。因新冠疫情影響力度減弱,河南、蘇皖、江西、湖北、湖南生豬及豬肉調運恢復,養殖場出欄積極性高,屠宰廠收購順暢,開工率順勢增加。但其余地區因消費不振,開工率小幅走低。綜合來看,受部分地區拉漲,開工率整體小漲。
2、交易均重
作為從業者情緒的“晴雨表”的生豬交易均重,自5月初開始一路下滑,截至8月19日,全國生豬平均交易體重124.35公斤,環比跌0.61%,同比跌4.44%,體重帶來的供給壓力有所減輕,但相比2019、2018、2017、2016年,依然處于高位。
交易均重的持續下滑,一方面,由于隨大體重生豬持續被消化,大豬存欄量明顯降低。另一方面,由于養殖戶對未來預期的看空,為維持資金周轉和運營,而選擇主動出欄。在未來產能釋放的大背景下,疊加新冠疫情和非瘟等雙疫情對市場影響仍在,豬價強勢反彈阻力較大,順市出欄仍是首選。所以,我們預計后期交易均重或繼續下滑。
(四)利潤分析
從上圖可以看出,養殖企業多數處于虧損狀態,截至8月24日,仔豬育肥盈利為-1182.24元/頭,自繁自養為-153.61元/頭。隨著豬價的走低,自繁自養模式相比外購仔豬方式的優勢正逐步消失。在多數養殖企業虧損狀態下,警惕扎推出欄帶來的短期較大的負面影響。
(五)行情展望
綜上分析,雖然能繁母豬存欄量在連續21個月增長之后,首次下滑,但供應壓力依舊持續,我們預計今年四季度到明年1季度生豬存欄或繼續增長。終端需求依舊不足,且部分地區有降雨天氣,產品走貨遲緩,屠宰企業普遍銷售不暢。所以受制于供需基本面未有實質性改觀,疊加新冠疫情頻發利空終端消費增長的背景下,我們依然維持前期震蕩下滑觀點。但隨著豬肉價格的下降,需求或繼續同比增長,對行情有一定支撐作用,加之受養殖成本影響及政策支撐托底,市場行情下滑速度或較小。
風險因素:新冠疫情,非洲豬瘟疫情,母豬生產效率。